10月23日下午,民族歷史文化研究院院長孟松林教授在民族歷史文獻研究中心會議室作學術講座,題目為“十三世紀蒙古部落與民族融合”。講座由科研與項目管理科科長龔宇主持,部門教職工、旅游地理與歷史文化學院和美術學院教師及旅游管理專業研究生參加了講座。

會上,孟松林結合多年的研究成果,通過對黃帝及其子孫內列諸華外封荒服各個部族歷史變遷略示圖中古代北方民族間的相互關系、《元朝秘史》對早期蒙古史研究的重要作用等內容的講解,對拓跋鮮卑與蒙古民族的關系展開介紹。根據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中的DNA比對結果得出蒙古人的先祖是拓跋鮮卑,將蒙古民族的歷史向前推進了3000年左右。他強調,《元朝秘史》中關于早期蒙古高原部落的多元一體事例,為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歷史資料。

參加此次學術講座的教師和研究生表示,通過聽取孟松林教授的講解,對古代北方民族間的關系、《元朝秘史》和早期蒙古歷史發展有了一定的了解,對研究本地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