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美術學院聯合正陽街道開發區社區共同開展“民族團結趣味市集”活動。以美育為紐帶,將藝術的種子播撒在社區的每個角落,推動民族政策與法治精神融入居民生活,生動詮釋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深厚內涵。

美術學院師生以“北疆文化”展示區為載體,構建起沉浸式美育空間。活動通過海報、展板等視覺媒介,以信息為載體,成為傳播民族團結理念的“美育微課堂”。蒙古族馬鞍、馬鞭等傳統器具作為物質文化符號,經藝術化陳列與情境化敘事,實現從“靜態展品”到“文化讀本”的轉化。圖文展通過數字繪畫、平面設計等藝術形式,將蒙古馬精神、“三北精神”進行視覺化轉譯,使抽象的精神內核具象為可感知、可傳播的文化圖像。學生志愿者認真講解展品背后的民族文化基因,引導居民在審美體驗中感受各民族文化的共生關系,實現“以美啟真”的認知提升。

本次活動,美術學院充分發揮專業優勢,以美育實踐為核心,讓藝術之美浸潤社區,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此次美育進社區活動,是美術學院踐行高校“社會服務”職能的重要實踐,也是對新時代美育內涵的拓展與深化。通過將藝術教育資源轉化為社區文化建設動能,構建起“文化認知-情感共鳴-價值認同”的美育路徑,將專業藝術教育與社區文化生態構建深度融合,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中,探索出高校服務社會、推動民族團結進步的新舉措。未來,學院將繼續深化校地合作,將藝術融入社區公共空間,讓美育之花在社區絢爛綻放,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貢獻藝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