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與發展現狀,加強校地非遺工作經驗交流,推進呼倫貝爾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業建設工作,5月9日上午,蒙古學學院院長白秀峰、副院長小花、社會學系主任青春博士、陶龍博士、銀花博士等一行5人前往陳巴爾虎旗文化館調研并開展座談。陳巴爾虎旗文化館館長烏仁高娃、陳巴爾虎旗原文聯主席格根圖雅以及文化館相關工作人員、非遺傳承人等參加座談。此次調研聚焦非遺人才培養、傳承人隊伍建設、產業發展與融合等問題。
座談會上,白秀峰介紹了學院概況、學科情況、專業建設情況以及此次調研的目的。烏仁高娃系統闡述了陳巴爾虎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現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現狀、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布情況、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鏈現狀和非遺在促進社會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方面的作用等情況。格根圖雅結合當地非遺傳承實際,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業辦學問題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在互動交流環節,文化館工作人員和非遺傳承人分享了對于如何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各類產業相融合的見解,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業的辦學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過調研,雙方達成了多項合作意向,包括建立長期的實習基地、聘請實踐教學指導教師、非遺進校園、編寫教材等。這些舉措將為學院的師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同時也有助于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業建設工作。本次調研活動不僅是一次學習之旅,更是搭建起高校與地方政府之間合作橋梁的重要契機,為學院后續的教學改革、科研創新及社會實踐奠定了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