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我校為第一完成單位、方明偉教授為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高寒區粉煤灰-礦渣基輕質泡沫混凝土宏-微觀熱傳導機理研究》(Macro- and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rmal conduction mechanism of fly ash-slag-based lightweight foam concrete in cold regions)發表于工程技術領域一區Top期刊《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影響因子8.0)。該研究獲內蒙古自治區重點研發計劃與科技成果轉化項目(2022YFDZ0085)及呼倫貝爾市“科技興市”項目(2023HZZX004)資助,是我校在煤基固廢資源化利用與高寒區建筑材料研究領域的重要突破。

該研究成果通過正交試驗設計,構建了粉煤灰摻量、泡沫摻量與穩泡劑摻量三參數的回歸模型,揭示了混凝土導熱系數與凍融損失率的變化規律;采用方差分析方法,綜合評價多因素交互作用的影響,定性結合定量揭示了三參數對PC-F-S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響機制,并提出適用于高寒環境的最佳配合比。結合CT掃描、XRD、TG-DTG及SEM等微觀測試手段,深入分析了泡沫混凝土內部孔隙結構、氣泡分布及物相相互作用機理;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氣泡隨機分布模型,系統模擬了熱傳導全過程。
該成果的發表,不僅彰顯了我校在煤基固廢資源化利用、高寒區特種建筑材料研發領域的科研實力,也為推動區域綠色建筑發展、助力“雙碳”目標實現提供了技術參考,對提升我校相關學科的國際學術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