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至30日,中國蒙古史學會2025年會員大會暨北疆民族融合史學術研討會在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舉行。此次會議由中國蒙古史學會主辦,內蒙古大學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中心、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人民政府及我校承辦。我校民族歷史文化研究院院長、中國蒙古史學會名譽會長孟松林,民族歷史文獻研究中心主任梁云、副主任寶力道、教師李前強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此次研討會包含北方民族史,元史、明代蒙古史,清代蒙古史,近現代蒙古史,多語種文獻與蒙古文化五個主題。開幕式上,孟松林致辭。在各主題分會場中,孟松林以《祖孫三代情系<蒙古秘史>》為題,闡述了成德公、額爾登泰、阿爾達扎布祖孫三代對蒙古史、民族語言研究奠定重要基礎;梁云聚焦拓跋鮮卑與北方游牧部族互動關系,以《論拓跋與高車等部族關系》為題作報告;寶力道以《<元朝秘史>中驛站內容解析》為題,強調了元朝驛站制度對當時國家統一、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李前強圍繞學術成果轉化,以《<元朝秘史民俗釋義研究>一書的翻譯說明和心得》為題,分享該書翻譯過程中對蒙古民俗術語的精準解讀、文化背景的跨語言傳遞技巧等內容。
本次研討會的舉辦,推動了中國蒙古史研究、中國邊疆歷史文化研究,并為邊疆治理體系現代化提供學術支撐和文化基礎。我校教師的積極參與,既展現了學校在北疆民族歷史文化研究領域的學術實力,也為后續深化相關領域研究、加強校際學術合作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