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呼倫貝爾市2025年原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初中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專項培訓開班儀式在凱景嘉華酒店十五樓春華廳順利舉行。本次培訓由呼倫貝爾市教育局主辦,我校與市教育事業發展中心共同舉辦。呼倫貝爾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盧盛欣,市教育局教師教育科科長馬驪,呼倫貝爾市教育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史曉磊、蒙古語授課教育教學研究室副主任薩仁高娃,專項培訓專家團隊全體成員及137名參訓教師參加儀式。開班儀式由我校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汪鑫主持。

盧盛欣在講話中,對全市原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在全區首次新中考中取得的突破性成績給予肯定。他指出,這一成績不僅是各學校深耕教學、教師潛心育人的成果,更是全市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的生動體現。他強調,推進原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質量提升,是落實國家教育方針、促進教育公平、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舉措。他指出,本次培訓精心搭建了跨教學背景的交流協作平臺,它不僅是教師間經驗分享的“橋梁”,更是教學資源整合的“樞紐”,通過集體備課凝聚智慧、專題研討破解難題、經驗交流互學互鑒,實現參訓教師教學理念的同步更新、教學能力的共同提升。他希望全體參訓教師要深刻認識此次培訓的重要意義,將其作為自身專業成長的“加油站”與“練兵場”。既要珍惜系統研修的機會,主動參與互動交流,在思想碰撞中拓寬教學思路,更要結合教學實際深入反思,為2025年秋季學期全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推動原民族語言授課學校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筑牢根基。
史曉磊對參訓學員提出了具體要求和期望,強調要嚴格遵守培訓紀律,積極參與各項研修活動,要切實聯系教學實際,聚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開展深度學習,確保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獲,切實提升教育教學實踐能力。
儀式上,專家代表、呼倫貝爾市教育事業發展中心教師劉國英承諾,將以專業的素養、嚴謹的態度投入培訓工作,精準對接教師需求,提供高質量的指導服務;學員代表、鄂溫克族自治旗錫尼河學校于溢表示,將珍惜學習機會,認真鉆研、積極實踐,努力將培訓成果轉化為教學實效,為原民族語言授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貢獻力量。
本次培訓分為兩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為七天的集中研修,通過集體備課、模擬講課、現場聽評課、示范課及微講座等形式開展。40名專家將帶領137名參訓教師分成16個教學小組,全面熟悉2025年秋季學期所教課程,圍繞2025年秋季學期所授課程開展全流程研修,聚焦“教學組織優化、課程標準落地、教材深度研讀、教學方法創新、語言能力突破”五大核心維度,逐人逐節開展研課磨課,并為每位參訓教師量身定制個性化培訓提升方案。第二階段將由專家團隊進入參訓教師所在學校進行入校指導,通過聽課評課、現場指導、問題會診等方式,推動培訓成果向課堂教學實踐精準轉化,確保培訓實效落到實處。
開班儀式結束后,我校數理學院院長萬阿英教授以《中小學教師如何做教科研》為題,為參訓教師作專題講座。萬阿英從教育科研的重要意義、核心方法策略與實踐路徑等方面進行系統講解,為參訓教師搭建了“教學實踐與教科研融合”的思路框架,助力教師提升教科研能力,為后續教育教學創新奠定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