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至6日,由內蒙古農業大學主辦、我校承辦的京津冀蒙高校聯盟農科聯盟第二屆會議在我校召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農林教育分會理事長王濤、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二級巡視員楊冬梅、呼倫貝爾市教育局局長楊忠鎮等應邀出席,來自北京農學院、天津農學院、河北農業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及我校等17所聯盟高校的75位代表參會。校黨委書記李文閣,黨委副書記、校長張玉柱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會。

開幕式上,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二級巡視員楊冬梅,農科聯盟主任單位、本次會議主辦單位內蒙古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劉永斌先后致辭。

校黨委書記李文閣代表承辦單位致辭,他表示,呼倫貝爾學院作為京津冀蒙高校聯盟常務理事單位、農科分聯盟主要成員單位,深感榮幸承辦此次會議。他指出,京津冀蒙高校聯盟自成立以來,秉持協同創新理念,在教育資源共享、人才培養協同、科研合作等方面為四地各高校搭建了共促發展的廣闊平臺;農科分聯盟作為重要組成部分,始終圍繞農業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綠色農業發展等國家戰略需求,發揮高校學科優勢和科研實力,有力推動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李文閣提到,呼倫貝爾學院地處農牧交錯帶,在草原畜牧業、寒地農業研究等領域積累了一定經驗,期待在學科交叉融合、高端人才培養等方面借鑒聯盟兄弟院校的先進經驗,更希望以此次會議為紐帶,讓聯盟高校在守望相助中越走越近,越處越親,共促發展。

張玉柱主持了主旨報告環節。中國農業大學原副校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農林教育分會理事長王濤教授,浙江農林大學原黨委書記、國家級領軍人才、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學科規劃組成員宣勇教授,分別作題為“新時代農林高校高質量發展任務和標志”“高校戰略規劃與實施:從理論到實踐”的主題報告,為聯盟高校農科發展提供了前沿思路與實踐路徑。

為推動聯盟成員的務實合作,會議設立了合作項目發布環節。在廣泛征集聯盟單位共享資源與合作需求的基礎上,凝練出“道地藥材資源開發與人才培養”“京津冀蒙大學生食品創新創意大賽”等8個第一批合作項目。各牽頭高校負責人依次上臺發布項目,詳細闡述政策背景、實踐基礎、合作內容及機制。我校農學院張華英博士代表學校,就“農牧交錯帶輪作模式與綠色增效種植技術協同創新聯盟”合作項目進行了現場發布,展現了我校在特色農業領域的探索與擔當。
改革經驗交流分享環節中,北京農學院、天津農學院、河北工程大學、河北北方學院、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及我校等7所高校代表,分享了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方面的典型經驗。張玉柱以“呼倫貝爾學院以應用轉型踐行教育戍邊的實踐與探索”為題,介紹了我校推進應用轉型教育戍邊的特色實踐與經驗。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還實地考察了我校農科科研教學實踐基地——中國農業科學院呼倫貝爾草原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呼倫貝爾恒屹農牧業股份有限公司馬鈴薯新品種選育試驗基地等,直觀了解我校在相關領域的實踐成果。

本次會議進一步凝聚了聯盟單位在協同推進新農科建設、立足優勢特色資源科技強農、打破區域壁壘資源共建共享等方面的共識,共繪了攜手并進高質量發展的新藍圖。會議確定,北京農學院為2026年京津冀蒙高校聯盟農科聯盟第三屆會議的承辦單位。
會前,與會代表參觀了我校校史館,深入了解學校發展歷程。我校黨政辦公室、教務處、發展規劃處、研究生處、科學技術處、農學院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參與會議相關工作。會議在農學院師生志愿服務保障下圓滿落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