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至30日,嘎仙洞石刻祝文發現45周年暨第一屆“融合之路”文化交流座談會在鄂倫春自治旗舉行。本次會議以“聚焦嘎仙洞發現與研究,深化拓跋鮮卑歷史文化解讀,推進‘融合之路’沿線博物館聯盟建設,提升北疆考古闡釋能力,共同打造‘融合之路’文旅品牌”為主題,匯聚了國家文物部門、相關省(自治區)文旅廳(局)、盟市文博機構、高等院校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及政府代表七十余人。
我校高度重視此次學術交流活動,校黨委書記李文閣帶隊,民族歷史文化研究院院長孟松林、副院長白勁松、梁云等專家組成4人代表團應邀出席。我校代表團成員全程參與主論壇研討交流活動,與鄂倫春自治旗政府、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單位就深化校地合作、共建科研平臺等事宜達成初步合作意向,為后續開展聯合考古、人才培養等奠定了堅實基礎。
李文閣在“融合之路”事業發展“十五五”規劃專家研討會上作主旨發言,重點闡述了我校在鮮卑歷史文化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以及學校在文物與博物館專業建設與地方文化發展方面的戰略規劃。他強調,通過申報“文博”專業碩士點、創新學科培養模式等舉措,構建“文化傳承+創新應用”的特色育人體系。發言明確指出,要充分發揮人文社會科學類學科的基礎支撐作用,系統整合本土非遺資源和傳統民俗文化,將其有機融入專業課程教學與實踐環節,在提升學生專業素養的同時厚植文化自信。

本次座談會為呼倫貝爾學院拓跋鮮卑歷史文化研究和“文博”專業碩士點申報工作提供了重要平臺。通過深入研討,強化了學校在文化傳承創新領域的使命擔當,拓展了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路徑,將為促進區域文化繁榮與經濟增長貢獻新的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