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至13日,我校聯合重慶醫科大學開展“醫教融合傳薪火戍邊興鄉繪新篇”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此次活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對內蒙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旨在讓青年學生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

實踐團充分發揮兩校學科優勢,在多地開展豐富活動。在陳巴爾虎旗,實踐團深入社會福利院、社區和邊境派出所,開展健康宣講、公益義診、慰問演出等活動,不僅提供專業醫療服務,還通過訪談領悟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成就,感受移民管理警察的責任。在海拉爾區扎羅木得學校,實踐團開展公益義診與科普宣教,兩校為困難學生捐贈物資,重慶醫科大學博士生帶來愛眼護齒講座,呼倫貝爾學院師生開展科普和安全知識講座,用科學啟智、安全筑基助力學生成長。在鄂倫春旗諾敏鎮臥羅迪村,重慶醫科大學博士生醫療隊為村民義診,呼倫貝爾學院支教團開展支教活動,激發鄉村孩子學習興趣,為鄉村教育注入活力,同時團隊成員還開展實地調研,推廣普通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為期5天的實踐,實踐團將愛心義診、醫療科普、教育關愛、民族團結與鄉村振興有機融合,以“行走的思政課”為載體,將高校智力資源轉化為鄉村發展活力,在鄉村振興中展現青年擔當。此次實踐也是實踐團與實踐地的雙向成長之旅,讓成員在泥土中讀懂中國,把“論文”寫在鄉村大地上。
未來,兩校將以此次合作為新起點,深化校際聯動,優化資源配置,為邊疆地區提供更精準長效幫扶,繼續動員青年學生投身社會實踐,讓青春在中國式現代化中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