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的大力支持下,我校《農學學科國際暑期海外學生來華項目》于7月1日至10日成功舉辦并圓滿收官。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國立農業大學副校長亞歷山大率27名師生來我校,雙方圍繞農業科技、生態保護與人才培養三大領域開展了富有成效的深度交流。
學術活動是此次項目的核心,內容豐富且干貨滿滿。在專業課程與講座環節,涵蓋了植物分類、昆蟲分類、微生物、分子生物學、現代農業研究進展、草業科學研究進展等多個領域。農學院的老師們憑借深厚的學術造詣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場場知識盛宴。實驗操作環節同樣備受關注,植物標本制作、昆蟲標本制作、微生物實驗、分子生物學實驗等內容,讓同學們有了親自動手的機會。專業老師詳細講解實驗原理、步驟和注意事項,并親自示范操作。此外,農學院副院長姜超與俄方副校長亞歷山大就科研合作進行了深入會談。雙方發現科研領域合作空間廣闊,達成多項重要意向,決定以共同研究馬鈴薯項目為起點,在育種、抗病毒等關鍵領域展開科研攻關,為未來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文化體驗活動是本次項目的一大亮點。中俄師生一同走進大劇院,欣賞書法作品,感受中國書法的千年歷史與深厚底蘊。在茶文化體驗中,茶藝師身著傳統服飾,介紹茶具用途和茶的豐富分類,現場演示泡茶步驟,同學們紛紛親自動手泡茶品茶,還欣賞了美輪美奐的茶舞表演,不少俄方師生身著傳統茶服分享感受,深入領略中國茶文化的獨特魅力。剪紙課堂也備受師生喜愛,老師展示精美的十二生肖剪紙作品,耐心講解基本技巧和方法,俄羅斯師生學得認真,迅速掌握要領,創作出屬于自己的剪紙作品,切實體驗了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博大精深。同時,中國農業文化講座讓俄方師生深入了解中國農業的悠久歷史和豐富內涵,進一步增進了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和理解。
項目期間,一名俄方學生突發疾病。國際教育學院與志愿者團隊反應迅速、處置高效,第一時間陪同學生就醫并妥善安排后續事宜,確保學生順利康復。這一事件充分彰顯了項目組的高度責任感與人文關懷,讓俄方師生感受到了如家般的溫暖。
在項目閉幕儀式上,我校黨委委員、副校長李躍武發表了全面總結講話。他評價了中俄師生在活動中的積極參與和取得的豐碩成果,強調此次活動有效促進了兩國在多領域的交流合作,成功搭建了文化互鑒的橋梁,并表達了未來持續深化合作的期望。俄方副校長隨后致辭,向主辦方致以誠摯感謝,表示此次活動令俄方師生收獲巨大,增進了對中國的新認識。儀式上,李躍武為俄方師生頒發了證書并贈送了紀念禮物。隨后,精彩的文藝表演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舞蹈、詩朗誦、歌曲演唱和集體合唱等節目依次上演,中俄師生以藝術為媒,共同傳遞著深厚的友誼與美好的祝福。
此次項目雖已圓滿落幕,但中俄師生間結下的友誼與合作紐帶將長久延續。雙方堅信,未來兩國在教育、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必將更加緊密,兩國青年也將攜手并肩,共同開創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