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呼倫貝爾市“貫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 著力創建北疆文化建設特色品牌專題調研工作方案”精神,由呼倫貝爾學院黨委書記、研究員李文閣,呼倫貝爾學院民族歷史文化研究院院長、教授孟松林,呼倫貝爾學院民族歷史文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梁云等人組成的第一調研組于2024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赴鄂倫春自治旗,開展“呼倫貝爾市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時代特征、地域特點和工作重點課題˙融合之路”實地調研考察。

10月31日下午,考察組來到鄂倫春民族博物館。該館是呼倫貝爾市第一座博物館,始建于1991年,現有藏品1577件(套),一級文物22件(套)。參觀結束后,調研組就有關北疆文化建設和發展與鄂倫春旗文旅局局長張亮、鄂倫春民族博物館館長王艷梅進行了座談。

11月1日上午,考察組在鄂倫春旗政府黨組成員、副旗長張子成等陪同下,首先考察了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西北10公里處的國家重點文物拓跋鮮卑先祖“石室”——嘎仙洞遺址,仔細觀看了米文平等學者于1980年7月30日發現的北魏太武帝派使者祝祭后刻于石壁之上的祝文。隨后,參觀拓跋鮮卑歷史博物館。該館為鄂倫春民族博物館分支機構,2021年建成,總面積4433平方米,展現了從嘎仙洞遷徙到中原、建立北魏政權并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拓跋鮮卑融合之路。

本次考察配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黃帝之孫與內蒙古北疆文化源流研究”課題建設中有關拓跋鮮卑歷史文化研究、拓跋鮮卑考古研究等方向的調研,對進一步深入挖掘中國古代北方民族歷史、強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北方民族形成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起到了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