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嚴峻復雜的新冠肺炎疫情,學校認真貫徹教育部和自治區教育廳關于“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總要求,在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指導下,教務處快速反應,提前周密部署,充分整合校內外教學資源,確保教師能根據課程性質和特點,依托所選取的網絡教學平臺,采取翻轉課堂、學生自學+線上輔導、國家級在線開放課程替代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實施課程教學。為確保線上教學工作的正常運行,做到防疫、教學兩不誤,進行了如下工作部署。
提前謀劃,超前部署。1月29日,教務處根據自治區教育廳《關于全區學校延期開學的通知》和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工作部署,第一時間下發了《呼倫貝爾學院關于推遲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時間禁止學生提前返校的通知》。2月1日,教務處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制訂了《呼倫貝爾學院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期間教學工作方案》,各教學院系根據學科專業特點制定了本學院的實施細則。為及時解決延期開學教學工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全校教學管理人員通過教務工作群進行時時交流。2月11日,教務處歸納匯總了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并發布了《呼倫貝爾學院延期開學教學工作安排問答》。
整合資源,強化培訓。一是提供優質課程資源。教務處提供了愛課程(中國大學MOOC)、學堂在線、智慧樹、超星、學銀在線、好大學等教學平臺的1.5萬多門優質課程資源供師生選課;二是維護好教學平臺。教務處維護好優慕課、學堂云、智課堂、超星等校內教學平臺,同時教師也可根據課程特點選取其他教學平臺(如雨課堂、藍墨云班課等)進行遠程直播教學和建設課程;三是分類培訓。根據教學方案確定了“用課”(即使用在線平臺的課程)、“播課”(直播教學)、“建課”(利用在線平臺上傳教學資料建設課程)、“在線指導”(利用QQ、微信、郵箱、電話等方式進行指導)等四種線上教學形式,教務處根據不同平臺和教學形式通過直播、推送學習手冊、群互動(組建了8個培訓群)、推薦培訓課程等多種方式進行了線上培訓,實現了培訓的全覆蓋。
領導重視,扎實推進。為保證線上教學的順利開展,2月18日,王曙光校長召開了校長辦公會,對延期開學期間網絡教學工作從強化主體責任、保證教學質量、關心關愛學生、保障教學設備等方面進行了再部署,再強調,要求進一步細化開學前后的各種教學預案。教務處根據會議精神及時發布了《關于呼倫貝爾學院延期開學教學工作的補充說明》,將會議精神第一時間向教學院系傳達并抓好落實。在開學前一周教務處下發了關于上好第一課的通知,要求教學院系確保將網絡教學的要求傳達給每一位學生,向學生發布任課教師課程群二維碼及教師聯系方式,確保學生做好線上授課的準備工作。
加強督導,保障質量。為了保障在線教學質量,及時創新督導模式,轉變督導工作方式,制訂了《呼倫貝爾學院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期間教學督導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教師-二級學院-學校三級教學督導聯動機制。針對疫情期間教師網絡教學工作量繁重、壓力較大的情況,在教學督導的同時做好教師心理疏導和教育引導,要求教師發揮自我監督作用,提高思想政治站位,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網絡教學全過程,及時掌握學生學習心態、學習效果,及時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學校教學評價提供依據,保證在線教學質量不打折扣。
經過周密部署和精細準備,2月24日我校全面啟動線上教學工作。據統計,24日當天共有449門課程,560多個教學班進行網絡線上教學,開課率達97%。其中以“建課”形式授課的課程有84門,以“用課”形式授課的課程159門,以“播課”形式授課的課程有37門,以“在線指導”的形式授課的課程有169門。全體教師以產出為導向,不拘一格,采取“線上教學+實時互動+線下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根據課程教學目標,通過多種渠道,與學生保持溝通,布置學習任務,指導和督促學生自主學習,通過作業等方式及時進行過程性考核,確保教學質量。
學校將以疫情防控期間信息化教學為契機,及時組織主講教師根據學生自主學習和在線教學的相關數據,結合課程教學效果開展教學分析與研討,不斷創新教學模式,變不利為有利、化被動為主動。讓線上教學、混合式教學成為課堂教學常態,不斷推進教學信息化建設和教學模式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